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泗水县高峪镇刘家洼村又一优秀县派驻村书记------荣滨“村民同志”

    信息发布者:姜恒磊
    2022-01-09 14:28:31   转载

    【优秀驻村书记展播】荣滨:用检察温度,书写乡村“善”治

    2021-12-23 18:03·泗水县人民检察院

    【检察榜样风采展播】荣滨:用检察温度,书写乡村“善”治


    荣滨,男,1980年4月出生,2005年参加工作,现任泗水县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技术组组长。工作中他兢兢业业,技术扎实,严于律己,团结同事,获得了组织的认可和同志们的赞誉。曾连续三年荣获泗水县委县政府嘉奖,全市检察技术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检察技术业务能手、法医临床业务标兵、泗水县百佳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


    2019年9月,荣滨同志受组织重托,踏上了驻村书记之路。他所派驻的马庄村和刘家洼村虽有着悠久历史,但基层组织涣散、村务工作被动、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居环境脏乱、文化生活匮乏、村民幸福感满意度不高,是“后进村”的典型代表,这让荣滨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身上的责任更大。身入才能心至,两年时间,田间地头、风里雨里,吃住在村,心系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以高昂的热情和满满的正能量,让那一抹“检察蓝”成为小山村最暖心的色彩。



    “善”筑组织强堡垒

    【检察榜样风采展播】荣滨:用检察温度,书写乡村“善”治


    【检察榜样风采展播】荣滨:用检察温度,书写乡村“善”治


    荣滨作为检察干警,工作严谨务实。刘家洼村在2019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村委开会没人来,开展工作村民不配合,村务工作极为被动。“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想要摘掉这顶不光彩的帽子,荣滨意识到必须夯实党组织建设,他通过反复调研、周详考虑,制定“三步走”计划:学理论、壮队伍、勇担当。首先,组织村党员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其次,发展新党员,注入新鲜血液,制定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强大干部力量。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村党员身先士卒,任劳任怨,冲锋在前,奋战防控一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三步走”计划,凸显了村委班子的先锋旗帜力量,破解了刘家洼村15年不发展党员的难解问题,使村党建工作更有生命活力,增强了村党委班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021年4月,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刘家洼村顺利完成了村支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因党建工作卓有成效,2020年10月荣滨同志被中共高峪镇委员会聘任为高峪镇马家峪服务区特聘组织员。


    “善”用实干促成效

    【检察榜样风采展播】荣滨:用检察温度,书写乡村“善”治


    【检察榜样风采展播】荣滨:用检察温度,书写乡村“善”治


    荣滨是检察院首席法医,科学实际,因地制宜。“刘家洼村二十多年没有发展了”、“村里没人了”、“穷死了”老百姓纷纷抱怨。经了解,马庄村和刘家洼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均收入低,村经济不发达,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成为“空巢村”。“经济就是命脉”,面对存在的现实状况,荣滨扎实开展走访调研,把脉问诊、对症下药。他统筹使用多渠道资金,振兴乡村产业,帮扶村养殖厂、双创园厂房建设。养殖厂每年支付租金于村委,壮大集体经济。双创园建成后,反哺村民,为“空巢”在家的老人、妇女提供手工流水线工作,提供就业岗位。盘活本地“鸿雁”,为留村年轻人提供技能培训,增加一技之长,带动村民发展致富。2020年马庄村、刘家洼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0万元大关。


    面对马庄村和刘家洼村基础设施差,配套设施不健全、村容村居不美观的问题,荣滨整合资源、内引建设外联单位,增设渠道,协调资金:修缮村内主干道700多米,并拓宽1米,修缮联村路200多米,安装路灯60余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主道路两侧栽种绿化树木,在坑塘内种植荷花美化村居环境;修建文化广场,增设健身器材、石头桌椅、乒乓球台等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了村民文化休闲生活。通过一系列的整治工作,村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外嫁女儿回娘家,只因变化太大,竟不识娘家村。”这是对荣滨的最直接有力的褒奖。2020年7月,刘家洼村成为高峪镇首个由三类村升为二类村的村庄。


    “善”送温情暖民心

    【检察榜样风采展播】荣滨:用检察温度,书写乡村“善”治


    荣滨是检察院的“蓝胖胖”,平易近人,温暖治愈。“民心是最大的工程”,他深知驻村工作不能悬在空中,要善于深入群众,把群众当“自家人”。他担心村里留守孤寡老大爷老无所依,多次上门,耐心倾听老人晚年的生活需求,与老人促膝长谈讲解政策,经老人同意后,老人成为五保户,并让老人如愿入住养老院,解决老人养老问题;村内患有多年精神疾病的老人,行为难以自控,经常给家人和村民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他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主动去做家属工作,和他们讲述精神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普及精神类疾病治愈的案例,得到家属的认可,后将老人送入医院治疗,病情得到极大改善;村大学生在外地发生重大车祸致残,他问政策、走程序、跑单位为大学生申请残疾证,争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解决后顾之忧;路遇花生油桶漏油的大妈,他不顾膝盖伤痛,立马停车,拿自己还没来得及去复查的CT片子垫在油桶下,不怕弄脏自己的车椅,只希望让大妈的花生油能少漏点······“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一件件暖心事,一次次解民忧,他用耐心、温暖治愈了村民的“心头病”,赢得了村民的支持和认可。


    善”润泽村民幸福生活

    【检察榜样风采展播】荣滨:用检察温度,书写乡村“善”治


    【检察榜样风采展播】荣滨:用检察温度,书写乡村“善”治


    【检察榜样风采展播】荣滨:用检察温度,书写乡村“善”治


    荣滨是检察院的优秀工作者,高知识人才。他深知“精神文明建设是人民幸福之源”,当地村民思想封闭落后、文化业余生活少,形式单一,“白天扎堆太阳地里晒暖”,“天黑街上无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村内缺乏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荣滨知道只有大力组织精神文化活动,才能让乡村“火”起来,“活”起来:重阳节时组织志愿者给老人包水饺、做饭菜,打扫卫生;邀请疗养院大夫给老人查体;邀请戏曲文艺队进行文艺表演;组织学生到枣庄台儿庄开展夏令营活动;组建乡村广场舞队伍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了和谐村风民风。从自己扯灯,扯电,用短路音响的村广场舞零散小队伍,到参加高峪镇政府组织的广场舞比赛的一支完整队伍,在荣滨的帮助和鼓励下,2020年村广场舞队首次参加并取得全镇三等奖的好名次。直至驻村尾声,荣滨被刘家洼村民一致授予高峪镇刘家洼村“荣誉村民”,并赠与他“为百姓办实事,做群众的贴心人”锦旗。

    两年时间,从机关大楼到农家小院,从检察干警到驻村书记,从村委领导到群众知心人,这一段驻村路必是荣滨人生履历最难忘的一程。作为80后检察干警,荣滨用与民同心、为民而行,只问初心、无问东西的检察温度,诠释了一名基层检察干警的为民情怀和奋进力量。

    举报

    评论 0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